8、FDA 批准 23andMe 阿尔茨海默病等基因检测在市场上的推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基因检测公司 23andMe,为消费者提供针对 10 种不同情况的测试。
在之前的疗法中,抗HIV抗体在血液中以相对较低水平地自由游动。其他人已使用抗癌症抗原的抗体来制造抵抗癌症的人工T细胞受体,并且证实这有助于癌症治疗。
在动物试验中,该联合方法降低了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病毒DNA水平,促进了病毒抑制并延迟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停药后的病毒反弹。但是它预示着,HIV特异性抗体能够长效抑制甚至消灭HIV病毒,有望取缔患者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的依赖,从而迈出长效抑制病毒的重要一步。这些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相比于自由游动的可溶性抗体,这些测试的附着到免疫细胞表面上的抗体更加有效地阻断HIV感染。在为期两年的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36个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类似艾滋病毒的病毒,感染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的恒河猴的病毒载量。HIV免疫疗法获重大突破,一览最新研究进展 2017-04-19 06:00 · 李华芸 近日,关于HIV免疫疗法迎来了两项新突破。
CRISPR技术成功剔除小鼠HIV病毒 2017年4月,美国《Molecular Therapy》杂志近日刊登了美国天普大学华人科学家胡文辉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从多靶点高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HIV病毒。首次利用CAR-T免疫疗法杀死被HIV感染的细胞 2016年8月,一项新的研究发表在《Virology》期刊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IDS研究所和AIDS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最近发现的抗体能够被用来作为CAR的头部,利用CARs构建强有力的免疫响应,然后就能够利用这种CAR-T杀死被HIV-1感染的细胞。而那些接受过放疗、化疗的患者,免疫细胞被大量杀死,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无论成药在手的国外制药巨头,还是快马加鞭的国内公司,若能在中国市场拔得头筹都意义重大。CAR-T疗法中的CAR,有个拗口的名字,叫嵌合抗原受体,T是指T细胞,它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优秀的猎人。事件引发了广泛、多视角的争论与交锋。里德尔告诉《财经》记者。
但受限于临床研究患者数目,均处于实验室阶段。国内的肺癌病人很快就能买到这两种药物。
2016年10月25日,一个标志性的时刻来到:免疫药物Keytruda被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肺癌。3月17日,发布《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简化境外未上市新药进入中国的多项限制。一个利好消息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启动了进口药审批的变革。这宣告肺癌治疗正式迈进了免疫时代。
不过,免疫治疗还没能成为一线的用药和治疗,是因为CAR-T疗法、检查点阻断药物都面临着关键性的难题。当然,这种差异能否转化成临床用药上的优势,有待证实。不过,国内的诸多研究都处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距离通过审批上市遥远,且没有明确的时间表。2016年2月,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参与这项临床试验的免疫专家斯坦利•里德尔(Stanley Riddell)博士体验了一回当学术明星的感觉,他公布的初步临床试验结果引起轰动:在29位接受治疗的晚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当中,有27位患者病情有某种程度的缓解,有效率高达93%,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甚至完全缓解。
这说明,对检查点阻断药物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疗法成为和化疗、靶向药物平行的主流选择之一。
其中,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占据大约50%的市场份额。消灭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的靶向药物,在近些年问世,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靶向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疗效明显下降,原因在于狡猾的癌细胞只要在靶向位点稍微发生一点基因变异,就能躲过靶向药物的攻击。
也就是说,这些检查点决定着T细胞的活化还是抑制。在前述临床试验中,29位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当中出现好几例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最终导致两名患者死亡。症治疗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正在发生。同样的治疗方法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身上,有效率分别在80%和50%以上,表现也不俗。在中国,有一批机构在缺少大规模、正规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直接开始推广已经过时的免疫疗法,并收取高额费用。如此一来,医生可以通过阻断这些检查点,以释放免疫系统的活力。
免疫系统不但能够被激活,也会被抑制。专门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Leerink Partners公司预测,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167亿美元,2025年将实现超2倍增长,达到361亿美元。
克莉丝汀经历的免疫疗法似乎解决了以上缺陷。其中,PD-1和PD-L1能够特异性结合,一旦发生,T细胞便会进入无应答状态,失去猎杀癌细胞的功能。
比如鼓励境外未上市的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并取消进口药应当获得境外制药厂商所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的上市许可要求的限制。未来会有新的免疫检查点被发现
写在最后我国帕金森患者仅仅只有1/4在接受治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详细)Prothena:单抗药物PRX002即将进入2期临床试验近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othena宣布,与罗氏(Roche)合作研发的针对帕金森病的单抗药物PRX002将进入2期临床试验。然而,帕金森病却并不罕见: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杀手,PD已经成为发病率排在第二位的神经性衰退疾病,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
很多人对这一疾病陌生,更谈不上对这一纪念日有所留意。帕金森有4个典型前兆: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和姿势不稳定。
帕金森最典型的症状是无法控制的震颤。除了肢体僵硬、震颤和慌张步态等外部特征之外,帕金森症还会导致嗅觉丧失、认知损伤等非运动症状。
4.11帕金森日| 威胁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提高认知度很关键 2017-04-11 06:01 · 369370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详细)PNAS:一种天然产物有望减轻帕金森病科学家们在角鲨中找到一种化合物——角鲨胺,研究表明它可以阻断帕金森病的分子过程,并抑制其毒性产物,有望成为帕金森治疗的潜在药物。
目前,PRX002已经完成临床1b期试验,结果喜人。PRX002是针对α-synuclein的单抗药物,它可以阻止非正常折叠的α-synuclein蛋白在大脑中的传播,并将其清除出大脑,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帕金森病。每年,我国新增帕金森患者人数接近10万。1997年,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EPDA)为纪念他的贡献,将其生日4月11日这一天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旨在广泛普及帕金森病的医学知识,提高医疗界、公众、患者对帕金森疾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为什么会生病?帕金森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环境毒素、年龄老化、外伤等,都会对帕金森发病、病情恶化起到影响。2017年,我们迎来了第21届国际帕金森纪念日。
而且,帕金森发病隐袭,常常患者确诊时,其神经受损程度已经无法逆转了。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由来?200年前(1817年),英国外科医生、药剂师、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政治活动James Parkinson发表论文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首次对帕金森发病症状进行描述。
所以,及早发现异常很重要。为了更好的关注、关心帕金森患者健康和诊疗问题,生物探索愿尽绵薄之力,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一常见疾病: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